Professor经常听到家长抱怨:“我家的孩子做作业太磨叽,一个小时的作业能拖拉两个小时”;“我家的孩子根本没有课外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或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”;“我家的孩子自从上学以后就睡眠不足,因为孩子做作业太慢”。
假如您的孩子有以上或者类似的毛病,可以断定,Ta可能有拖延倾向了哦!这时,家长们就一定要警惕啦!
小孩子做事老是拖延、磨蹭,慢慢吞吞常常让家长心急如焚,到底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?想要有效又不至于太过极端?
今天Professor就向家长们介绍一些有效的办法,帮助家长们辅导孩子慢慢成为一个高效的人。
专心是基础
Amy在上学前做事总是磨磨蹭蹭,原因是她做事注意力不集中,容易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。
比如,正在吃饭,窗前有只小鸟飞过,她就会放下饭碗去看个究竟;其他的事也雷同。所以,Amy做事往往“战线”拉得很长,效果还不好。
针对她这种坏习惯,爸爸妈妈就商量好,她做事时,尽量保持安静的环境,不让外界环境打扰到她。
孩子的好奇心强,经常会被突如其来的事情吸引注意力。
排除与当时事件无关的因素,使孩子能专心于她正在做的事情上,既能加快速度也能保证质量,慢慢就养成了做事专心的好习惯,而不会拖延。
目标很重要
其实很多时候家长们太过于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和要求孩子,想像一下当你的老板给你布置了一个任务,如果奖励十分丰厚,你一定会按时保质保量、甚至能超额完成,哪怕时间来不及也会想办法寻求帮助或者加班加点获得相应的奖励。
而如果老板一直不停地催促你,或者训斥你,你一定会觉兴致索然,甚至会产生放弃的念头。换位思考一下,孩子也是如此。
再举个例子:Tom 收拾房间的时候总是磨磨蹭蹭的,没收拾好反而弄得更乱了。
妈妈想了一个好办法,告诉他,如果他能在半个小时之内收拾干净,那妈妈就奖励他周末带他去他喜欢的恐龙展。结果当然是Tom又快又好的完成啦。
孩子的自制力还不强,所以给他的目标和奖罚措施要足够明确,我们的喋喋不休反而会让孩子失去自信,把事情越弄越糟。
所以不妨放慢我们的脚步,将事情简化,孩子往往会还给我们一个惊喜。
方法要得当
在这一方面,Danny妈妈的做法就很好,她告诉Danny,做数学作业是在玩攻城堡游戏,看谁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攻克数字城堡,而写汉字可以说成是王子给公主在写信,一定要既工整又漂亮,公主才会喜欢。
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,家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,把任务改造成孩子感兴趣的游戏,这样的游戏每个孩子都想要抢着去完成。
让孩子能积极的参与,乐意去全身心的完成任务,自然不会磨蹭了。
独立很关键
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包办,也造就了孩子的“磨蹭”:嫌孩子吃饭慢,妈妈就把饭碗拿过来喂孩子;嫌孩子洗脸耽误时间,妈妈就帮孩子洗;嫌孩子书包整理的工夫太长,妈妈就天天帮孩子整理。
殊不知,这样时间长了以后,孩子会渐渐养成更加磨蹭的习惯,Ta的惰性也会越来越强,Ta的依赖性也会越来越大。
因为孩子知道,吃饭、穿衣、洗漱、整理等等事情,自己无论怎么做都可以,反正爸爸妈妈会来帮他的。
然而,美国孩子的父母不会手太勤,更不会忍不住帮孩子去做。美国的妈妈们都很“懒”,甚至可以让孩子适当帮她们做家务,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变得能干起来,条理性也会越来越好,自然也就不会担心孩子会拖延啦。
所以,真正要治本,要让孩子做事有条理的话,还得在生活上和学习上全方位要求孩子,慢慢地从各方面放手,要让孩子自己学着照顾自己,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。
打骂是禁忌
当孩子做事磨蹭时,一些家长会表现得比较性急,加大嗓门冲孩子嚷,对孩子责备个不停,有的甚至打骂孩子。可是,许多时候这些简单、粗暴的方式并起不了多少作用,孩子照样磨蹭依旧。
其实,有的时候孩子做一件事比较慢,可能是这件事对于孩子来说难度较大,孩子不知道其中做得更快的要领,这时如果家长再在一旁火冒三丈,孩子便会越发不知所措,做事的速度反而变得更慢了。
所以,当孩子很慢的时候,不要催促孩子,更不要打骂孩子,了解孩子做事拖沓的原因,必要时给予孩子指导,向孩子伸出援手,更可以适时鼓励孩子,给予孩子信心。
这一点,美国父母们做的非常好:“ Amy,你太棒了,今天居然比爸爸吃饭还快!不会以后每次都要快吧?”、“哇!Jone,这张试卷一小时就做完了,比上次快了整整五分钟哦!相信下次你一定可以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。”
在孩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的时候,要适当的给孩子以鼓励,让Ta知道自己是有突破的。当Ta知道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做到更好的时候,自然就不会拖延了。
Professor点评:
“ 有句话说得好:“没有教不好的孩子,只有不会教的父母”。我们大多数成年人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拖延习惯,所以,对孩子的拖延症,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,甚至适当的容忍也是必要的。
Professor更要强调,做父母的不仅应该教导孩子做事利落不拖沓,更重要的是克服自己身上的拖延习惯,言传身教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。跟孩子一起,拒绝拖延!